珠江水畔老茶仓 续写海上丝路新传奇-凯发一触即发

百年广三铁路,一头是三水河口,另一头是珠江南岸石围塘。如今的石围塘,依然遍布20世纪50年代后建造的老式仓库,黄墙黛瓦,安然庄严。低调务实的广东茶人,将其活化为茶仓,干仓存储六堡茶、普洱茶等后发酵茶,并和这片土地上的先辈一样,将中国茶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聚集之地。

近年来,在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的浪潮下,广东茶人希望将百年铁路、码头和成片仓储老建筑,活化成文旅目的地和现代产业平台,留存城市记忆,焕发产业新活力,续写海上丝绸之路新传奇。

门道茶仓团队打造了集采购、生产、 收藏、仓储于一体的产业链。

老式仓库别有洞天

导航前往“门道茶仓”,需穿过连片南方茶叶批发市场,再绕过连片的老仓库建筑群,直至眼前豁然开朗即是下车时。茶仓临江,珠江水波荡漾,江上白鹭飞翔,江边老榕树郁郁葱葱。

江边榕树下的茶室由面江的老式仓库改建而成,玻璃落地窗取江水云天之景,别有一番韵味。一盏茶的工夫,广州深宝门道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辰泽便将老仓库的故事向记者娓娓道来。

石围塘片区位于广三铁路起点——石围塘火车站附近,北临珠江,陆运与水运相连,地理位置优越,现存的广西仓、湖南仓、广州畜产进出口公司等成片仓储建筑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储存过粮食、百货、药材、畜产、土产等。

江边榕树下的茶室由老式仓库改建而成。

2000年前后,主攻进出口贸易工作的门道茶业创始人张齐岩四处寻找适宜存储普洱茶的仓库。得知原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的几栋老仓库建筑正在出租后,建筑厚重的青砖、斑驳的铁门和通透干爽的环境让张齐岩怦然心动。于是,她将其租赁下来并改建成茶仓。

20余年间,老仓库建筑群不断被优化成仓储空间、体验空间等。其中,“五号楼”有四层楼高,拾级而上,二楼600平方米的空间为展示空间,不同历史时期的品牌普洱茶陈列其中。临江的一层老仓库建于1958年,内部层高四至五米,成箱的茶叶整齐地码放在层架上。

张辰泽粗略算了一下,茶仓1平方米存茶1吨,如今的总仓储量可能超过1000吨。由于历史建筑采用红砖建造,批荡层是黄色黏土,厚度为三四十厘米,能有效隔绝外部的湿气,保持内部干燥。建筑内有上下气窗,再加上前后无高楼大厦遮挡,为普洱茶的转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中国茶缘牵海内外

“老茶,是时间最忠诚的守护者。”张齐岩说,第一杯普洱老茶的滋味依旧铭刻在自己的味觉记忆中。

她出生于北方,1997年南下广州,一开始在安溪国营茶厂的广州办事处实习,后在广州原机场路中央酒店内开设茶室,从事乌龙茶的品评和贸易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齐岩获赠两饼普洱老茶,是澳门商人马先生父亲于20世纪30年代开饭店时所购的“印级茶”。1956年饭店关张后,他在分家产时分得几篓普洱茶。她充满期待地泡开老茶,“老茶的香是内敛而深沉的,一层一层,抽丝剥茧,在每一道茶汤中释放。老茶有了时间的沉淀后,像太极拳一样,能让你慢慢感知到它的力道”。

这一杯普洱茶,让张齐岩认识到老茶的价值和干仓储存的必要性。此后,张齐岩将经营重心从乌龙茶转向普洱茶,率门道茶仓团队打造集采购、生产、 收藏、仓储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联结海内外茶叶销售、消费的桥梁。

“原料是基础,拼配是关键,工艺是保证。”张齐岩在云南帕沙和易武建立两个初制所,甄选上好原料,请师傅以统一的工艺标准制作,确保可追溯性。她将毛茶送到八大茶厂制作并盲评,确定下关茶厂的工艺较为精湛。于是,自2004年起,她便委托下关茶厂制作毛茶。新茶,需经两年的陈放再出口海外。

2019年起,知名纪录片导演王冲霄跟随张齐岩踏上了海外寻茶之路,用镜头讲述新时代的中国茶故事。纪录片中,马来西亚茶文化学者林平详、马来西亚华侨领袖陈凯希、马来西亚海鸥集团总裁陈景岗、世界顶级设计师周仰杰等分享存茶故事,感慨“此生离不开中国茶”。

“我希望把好东西带出去,让老华侨喝到不变的家乡味道,觉得我们的茶是有时间和文化沉淀的。”张齐岩说,海外华人华侨家庭有存茶的习惯,一是出于健康和生存的需要,二是化解思乡之苦。许多华人华侨品饮的是家藏四五十年以上的老茶,由此反推新茶的制作并提出殷殷期待,希望以传统工艺制作健康茶,延续经典老茶的味道。

2022年,张齐岩将自己与茶的故事沉淀成册,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书名为《时间的味道》,其中包含了老茶制作、收藏、贸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珠江南岸石围塘遍布20世纪50年代后建造的老式仓库。

文史价值有待发掘

茶和城市一样,在历史的进程中悄然发展和变化。近年来,在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的浪潮下,石围塘片区的城市更新计划被提上日程。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夏勤认为,石围塘片区的文史价值有待发掘,鉴于片区内有55处工业遗址,周边聚集了南方最大的茶业批发市场,他力荐广东茶人提出的“世界茶文化风情园”方案,希望将百年铁路、码头和成片仓储老建筑活化成文旅目的地和现代产业平台,留存城市记忆,焕发产业新活力。

按照方案,门道茶仓与周边建筑、环境将打造成博物馆、文创中心、数字茶仓展贸区等多生态产业体系。其中,博物馆项目以现代化的形式呈现和演绎茶马古道、茶船古道、丝绸之路、萧贺古道等古茶道的历史、人文风貌,展示中国茶叶历史;茶仓时间馆、茶品收藏馆、茶仓艺术馆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不同年代不同茶的茶香。其中,品茗中心打造全新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不定期开展国内外的茶文化交流。

在前期的工作中,门道茶仓与中国故宫文创集团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创建芳村码头茶文创中心,打造茶叶相关文创的展示场所,与故宫文创强强联合,打造强ip,提升茶叶文创价值。

“世界茶文化风情园”在更大范围内依托大型茶叶交易市场,通过茶文化的深度注入,形成茶叶贸易、展览与茶叶文化风情展示相结合的文商旅一体项目,融合文化、贸易、会展、论坛、标准、检测、文旅等综合性功能;融入直播中心、mcn中心、数字茶仓中心等重点项目,以数字驱动推动产业发展,建立数字、电商、检测、品牌等的服务集群,一站服务未来茶都;推广中国茶,引入世界茶,中国需要一个融入世界体系、面向未来、引领产业发展的茶产业中心。

夏勤认为,“世界茶文化风情园”的打造还需要佛山力量的参与,在仓储、物流和消费等环节实现联动发展。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鹤婷

图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梁健婷

相关阅读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