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筷子街:实业国火 市井烟火在这里升腾-凯发一触即发

在三水筷子街的历史变迁中,不仅留有承载民族工商业崛起梦想的西南火柴厂,也有勾起三水街坊味蕾记忆的小食店伟兴面食店、标记煲仔饭等,实业“国火”市井烟火在这里升腾,一起构建了西南街道、筷子街发展的城市印记的一角,成为散落在寻常阡陌里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

西南火柴厂

每根火柴挣的都是国货的扬眉吐气

要读懂西南火柴厂,就要把时间回拨到民国年间。当时,孙中山“振兴中华,实业救国”的号召,唤醒了无数胸怀报国之心的民族企业家。三水人黄柱臣就是其中一位。

从“洋火”变“国火”,虽只一字之差,西南火柴厂却深刻地彰显了在当时实业报国大潮下,民族工商业崛起的轨迹。

打破“洋火”垄断的“国火”

1921年,西南火柴厂在筷子街中山西路立新大街建立。在黄柱臣的经营下,西南火柴厂发展初具规模,并成功打破“洋火”垄断。1929~1931年间,其生产的火柴不但满足了两广地区的市场需求,还实现出口创汇,行销海外,年均出口数量从16.9万打到22万打不等。

20世纪80年代,西南火柴厂女工在生产。/受访者供图

据1995年出版的《三水县志》记载,黄柱臣为芦苞镇黄岗村人,出身贫苦,但为人忠厚且勤劳刻苦。黄柱臣30多岁时,迎来人生的拐点——在西南一家火水(煤油)店当杂工的他,得到英籍商人的赏识,走上了经商之路。

起初,黄柱臣在西南开设了经营火水的同益公司。不久后,黄柱臣得到了当时亚细亚公司的认可,并取得了在三水、清远、四会、广宁、怀集等地的火水总代理权。但黄柱臣并不就此满足,他与当时的黄文辉、尹景连、韦森泉等商人合资创办了广州巧明火柴厂、三水西南火柴厂,开启了实业报国之路。

西南火柴厂生产的火柴因物美价廉而行销海内外,黄柱臣在地方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被推举为当时的西南镇商团团长。1931年,黄柱臣出资在家乡芦苞牛栏岗圩创办县立第八小学。此后,他一直坚持出资推动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可以说,西南火柴厂的每一根火柴,挣来的都是国货的扬眉吐气,映照的是一颗造福桑梓的赤子心。

黏火柴盒成为老街坊的共同记忆

时间来到2024年,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划一根火柴的感觉是什么?捏住火柴棒的位置,划火柴棒的角度与力度如何?以及那“嘶”的一声之后,冲鼻的酸味儿如何?在火柴几乎退出我们生活的今天,黄柱臣与西南火柴厂,给我们留下的还有什么?

答案,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萌生、创建、奋斗与发展历程的一道缩影。

感动我们的,正是当时人们知难而进、为国货争光的创业精神。有关西南火柴厂的现存资料不多,但通过一些仅有的数据,我们仍能依稀求证这位三水乡贤为把“洋火”变“国火”而作出的艰苦奋斗。

20世纪80~90年代西南火柴厂的火柴盒贴画。 /受访者供图

据三水文史爱好者麦国培考证,在《英国人眼中的三水》一书,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三水海关进口较多的产品就是日本火柴,从1898年开始统计的14万多箩,到1919年进口量几乎逐年上升,其中最多是1918年,达到了破纪录的107万多箩(注:一箩是12打)。

西南火柴厂创办之初,设有4台火柴盒制造机和14台火柴梗拣选机,日生产能力220箱至280箱,雇有工人350人。其后,西南火柴厂不断改进工艺,凭借物美价廉且设计美观大方的产品,在与“洋火”的较量中节节胜利。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厂内工人发展至400余人,厂外工人约500人,总计近千人。

感动我们的,还有三水乡贤造福桑梓的赤子之情。这也是西南火柴厂为筷子街留下的极具人情味的一道风景。

随着销路渐广,西南火柴厂便将火柴盒散发给西南镇内及附近乡村妇女来做,当时做盒每万个发工资白银二元伍角。到20世纪50年代,西南火柴厂成为国营企业并延续传统:将火柴盒发给西南、河口一带居民制造。当时从五六岁小童,至六七十岁老妇甚至残疾人都可以通过制造火柴盒解决生计问题。这种现状在筷子街更是常见,不少家庭把制作火柴盒当成副业,拿浆糊黏火柴盒也成为许多老街坊心中的“筷子街记忆”。

直到1987年,西南火柴厂并入强力啤酒厂,这个见证三水民族工商业发展的企业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103年后的今天,西南火柴厂旧址已无迹可寻,但它所承载的民族工商业崛起的梦想,早已定格成筷子街的历史荣光。

伟兴面食店

40年的街坊食堂

三水区西南街道人民路众多老店之中,有家坚守了40年的街坊食堂,其开业以来坚持传统手工艺制作,味道不变、温情依然,既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西南街坊的饮食情感与习惯,也传承着传统美食文化与记忆,成为一众三水人的乡愁记忆。这便是伟兴面食店。

伟兴面食店招牌云吞面。

伟兴面食店位于西南街道人民二路78号,民国骑楼风格,原为民宅。建筑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座为店主祖屋,后座为店主租赁使用,两座建筑被打通为一体,用于经营面食店。建筑面街向南,为两层瓦顶砖木结构,面积约130平方米,历经多次修缮加固,尚保留部分拱形门头、木梁瓦顶、花窗等原貌。

伟兴面食店见证了筷子街的人来人往,经历了西南老城的繁华,印证了三水餐饮业的变迁和城市的记忆,在氤氲的人间烟火中保留着独有的味道。

1984年,祖籍三水横涌的卢伟洪,在父亲卢国华的大力支持下尝试创业,将人民二路78号祖屋装修成伟兴面食店。当时,一碗净面卖5分,一碗云吞面卖1毛。

彼时,西南餐饮业甚是繁华,人民路一带开有数十家“粥粉面”店,生意都非常红火。伟兴面食店最鼎盛时,一天的销售量达400碗之多,经常能见到食客排队等餐的景象。而盛面用的“鸡公碗”、收钱找零用的竹编“钱箩”,都属于那个年代的独特记忆。面食店每日营业至次日凌晨3时,曾经在无数个深夜为晚归的人提供一碗热气腾腾的云吞面,既填饱了肚子,又温暖了人心。

20世纪80年代,卢伟洪父母在店内帮忙。

不变的店面,不变的味道。面店至今仍坚持用竹竿“摁面”,自制面条、云吞、汤底。这种传统的烹制方式是面店的金字招牌,也是讲究饮食的老饕所追寻的独特技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店里售卖的面食品类也在不断增加。

历经几代人的用心经营,伟兴面食店就像西南老街坊的食堂,40年来,亲切热情的服务从未间断。如今,人民路老店由卢伟洪的大儿子卢俊明接手经营;2000年以后,小儿子卢达明在西南德兴路开办并经营分店“伟兴面馆”。

虽然云吞面的价格早已进入“元”时代,但老街坊的口味没有变,对筷子街一砖一瓦的深厚感情没有变。卢俊明坦言,现在很多老街坊来面馆吃的其实是一种情怀——“每一碗都是浓浓的旧时回忆”。

“一碗净云,加腩!”“大云面,走青!”“炸云吞,打包!”……一句句简短对白的背后,是三水街坊与40年老店的双向奔赴。

标记煲仔饭

唤醒街坊味蕾记忆

作家贾平凹说过,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行经三水筷子街,吃上一锅香味扑鼻、热气腾腾的标记煲仔饭,不少三水街坊的味蕾记忆被即刻唤醒。

“煲仔”是粤语里的“砂锅”,所以煲仔饭也可以说是砂锅饭。砂锅的内壁厚、保温能力强,能够锁住食材的滋味,保持原汁原味。

但砂煲不耐用,所以老煲通常要经过一道“箍煲”工艺加固,以防突然破裂。这种土砂煲虽然外形不太好看,但布满微细气孔的疏松质地有利于水汽排出,煮出来的米饭干爽且粒粒分明,加上保温性好,天冷时吃到最后,饭还是热乎的。

当土砂煲遇上明火,就成就了煲仔饭的终极杀手锏——炭火香气。有些煲仔饭老店依然坚持用炭炉,就是为了保留迷人的炭火味,标记煲仔饭正是其中的代表。

店内原汁原味的煲仔饭。

在标记煲仔饭,想吃一锅原汁原味的煲仔饭,就必须耐心等待。

每日11时,已有不少顾客前来光顾位于人民二路72号的标记煲仔饭。“老板,打包一份排骨饭”“要等一下的,先喝碗汤吧”……类似的对话在这家老店日复一日地上演着。到了秋冬时期,标记煲仔饭更是生意兴旺,不大的店面里食客们甚至排起队,只为那一口软糯鲜香。

标记煲仔饭店面。

自1984年开店以来,标记煲仔饭就一直有着自己的追求。生米下锅,放足配料,大火慢火交替……制作煲仔饭讲究时间和火候,大火烧米,小火焖肉,做法讲究、用料好成就了标记煲仔饭的招牌。

汁水丰盈的肉类,金黄香脆的饭焦,浸泡在肉汁的米饭,一口咬下去,这丰富的口感足以慰藉辛劳。

文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杨立韵、何艳纯 通讯员三宣、西宣

图丨通讯员提供(除署名外)

编辑丨周师伢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