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丨佛山科技与创新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佛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徐雨森: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 提升佛山城市能级-凯发一触即发

核心提示

总部经济是集聚高端生产要素、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竞争的一个焦点。当前,佛山正处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吸聚科技、金融和人才等战略性资源,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是促进转型发展、提升城市能级的有效途径之一。做大做强总部经济,连续三年被写入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驱动总部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是什么?佛山该如何培育壮大总部经济?对此,佛山市领军人才,佛山科技与创新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佛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徐雨森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佛山要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来吸聚总部经济,重点应关注“类总部产业”发展,佛山有优越的条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总部基地城市。

专家简介 

徐雨森,原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20年12月作为佛山市领军人才调入佛山大学(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现为佛山科技与创新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佛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企业技术管理、产业创新规划、技术经济评价。主持国家软科学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多项。出版《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制研究》等专著6部。

1

 发展总部经济对提升城市能级具有正向效应

总部经济一旦形成,可以给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外溢效应,并且与城市能级提升构成“因果反馈”关系。总部经济对提升城市能级所发挥的正向效应,已经基本成为各界的共识。

《理论周刊》:什么是总部经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徐雨森:所谓总部经济,是指一些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布局,形成一定的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通俗一点讲,就是企业被某区域丰富或特有的资源所吸引,将其总部布局在该区域,并将生产、制造等部门迁移至其他适宜区域,从而实现企业价值链和区域资源禀赋的优化配置。

总部经济能够加速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被视为高能级城市的标配。但是,一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现实中,总部经济涉及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业态所要求的条件也是不同的。总体而言,发展总部经济的各类要素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域基本经济资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总部企业空间选址的重要考察因素。许多学者考察发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与总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向关联关系。二是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越发达,企业总部与子公司、加工基地之间的联系就越便利,也就越能吸引总部企业入驻。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资源的支撑水平。总部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相应地,人才对当地医疗、教育、文化与卫生等事业发展水平也提出较高要求。四是良好的政府服务和法治环境。制度环境是政府服务环境的具体体现,市场主体在准入、运营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提供支撑。五是人才与创新能力。具体包括人才资源、创新基础设施等。总部作为企业或产业的“头部”,非常需要科技和人才资源的支撑。六是专业服务能力。专业服务包括商务服务、会计审计、人力资源服务、会展服务、金融服务等支撑性专业服务类型。研究表明,企业倾向于将总部迁往服务型大都市,企业总部通常集聚在生产性服务供给较好的地区附近。七是文化环境、国际联系水平和优良的环境质量,这也是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理论周刊》:总部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徐雨森:总部经济一旦形成,可以给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外溢效应,并且与城市能级提升构成“因果反馈”关系。目前,总部经济对提升城市能级所发挥的正向效应,已经基本成为各界的共识。

一是财政税收贡献。总部企业入驻的城市将获得总部企业税收,税源增加是非常明显的,许多税收“亿元楼”离不开总部经济的贡献。

二是就业和消费带动效应。总部企业可为地方带来大量商务消费与员工个人消费,并且促进劳动力就业,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改善就业结构。

三是知识溢出和产业乘数效应。总部经济活动通过技术溢出效应、知识管理示范效应促进上下游和同类企业的发展。

四是关系资本效应,总部企业广泛的国际国内联系,有利于促进城市与国际国内生产要素的联结,为城市中各类主体提供更为广泛的联系视野和建立关联的机遇。

总之,总部经济能够提升城市能级,塑造城市知名度,形成城市品牌效应。总部经济与驱动总部经济发展的大多数要素维度之间,具有显著的互相反馈关系。总部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带来高质量人才资源、更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降低企业经营的各项成本。总部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知识溢出效应和区域商务服务优势,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而城市能级的提升又必然加强城市吸聚总部经济活动的优势。总部经济活动是城市能级提升的原因,又是其带来的成果。

佛山总部经济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有待优化

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等陆续建成通车,大湾区“黄金内湾”“一体化”“共同市场”进程将提速。从佛山的地理位置看,不具有融入“黄金内湾”的天然优势,在承接港澳、深圳产业和创新资源溢出方面,客观上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理论周刊》:近年来,佛山高度重视发展总部经济,连续三年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您的研究,佛山发展总部经济具有哪些优势,又面临哪些挑战?

徐雨森:总部经济根植于当地经济社会环境之中。佛山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是广佛都市圈的重要组成,‌这种地理位置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佛山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产业基础,拥有优越的政务服务和法治环境优势,也有对外开放的胸襟和良好的国际化水平,这些都是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的良好土壤。以‌桂城为例,其作为佛山的一个重点区域,‌已经展现了总部经济的跨越式增长态势。‌据统计,‌2023年桂城有400多家企业总部,‌总部经济总产值达2395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35.8%。

不过,从佛山的城市服务功能、产业升级、城市美誉度等方面综合考虑,佛山在吸引集聚总部经济尤其是高端总部经济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短板,总部企业的职能范围及辐射带动能力还需提高,总部与佛山制造业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格局尚不突出,发展总部经济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亟待优化。

一是城市创新体系建设有待加强。根据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西安、苏州、合肥,佛山排名未入前50,并不理想。不过值得期待的是,近年来佛山着力提升城市科技基础设施、研发投入和人才智力投入,总体上城市创新体系框架已经形成,经过持续建设,将形成特色和独有的创新竞争力。

二是城市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佛山的服务业占gdp比重仍然偏低,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也仍然偏低。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十三五”期间,佛山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2016年的42.2%提升到2020年的45.41%,5年仅提升3.21个百分点,而且增量主要依靠传统服务业,高附加值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规模增量有待提高。从竞争力和支撑能力来看,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领域,缺少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全国影响力的服务品牌。高端专业型人才、领军人才、创新企业家的数量与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金融、证券投资、商务、物流等行业中的新兴业态与佛山本土制造业融合共生、协同发展的程度也有待提高。

三是面临湾区内其他城市比较大的竞争压力。“湾区经济”尤其是环内湾地区将成为广东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随着深圳西进、广州东进,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等陆续通车,大湾区“黄金内湾”“一体化”“共同市场”进程将提速。但佛山地理位置不靠海,不具有融入“黄金内湾”的天然优势,在承接港澳、深圳产业和创新资源溢出方面,佛山客观上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破局之道:着力发展“类总部产业”

类总部产业服务链条的形成,能够提升佛山制造业以及制造业总部的发展,刺激和吸引制造业的服务需求。而需求的增加必然进一步促进服务链的提升和发展,相应地,佛山对本区域乃至全国、全球的生产控制力也就会得到加强。

《理论周刊》:结合佛山实际情况和其他城市发展经验,您认为佛山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有哪些关键着力点?

徐雨森:发展总部经济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需要从支撑总部经济发展的多维要素去考量,进行持续、长期的培育和建设。

一是规避“灯下黑”效应,补齐发展短板。

佛山濒临广州、深圳、香港等湾区内能级较高的城市,“灯下黑”效应明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科教、人才、城市环境等要素条件对佛山总部经济发展带来的决定性影响,通过差异化定位,避免同广州直接竞争资源,而是借助其外溢效应,实现资源互通、共建共享。

其一,着力发展以新兴产业为特色的总部经济集群。此类总部经济集群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对长久提升佛山城市能级非常重要,但是此类总部对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的要求更高,需要政府部门在科技基础设施、人才引育环境建设方面开展深入的培育和提升工作。其二,吸引区域总部、特色性行业总部以及各类企业高端职能中心落地佛山,包括各类管理职能中心、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销售中心、会展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佛山既有的政策措施倾向于对大型总部的吸引,对区域性、行业性和职能性总部的关注度不够。现实中,此类总部恰恰是进一步吸聚大型总部的基础。其三,不能仅仅关注总部数量的扩张,必须吸聚更为优良、更能够根植佛山的总部企业落地。

二是依托制造业优势,着力发展“类总部产业”。

所谓“类总部产业”,是指具有总部经济特征,即拥有“生产控制力”功能特征的产业。具体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或现代服务业中同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等高端资源联系最为紧密的业态。佛山是制造业大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高端部分,是推动佛山制造竞争力提升和附加值提高,进而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生产性服务业中的“类总部产业”,主要包括三类:“信息流”“技术流”相关业态;“资金流”“物流”相关业态;商务及各类知识密集型的专业性咨询活动。从对制造业的“生产控制力”来看,发展“类总部产业”有利于推动佛山总部经济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差别化定位。佛山需要采取有效的竞争性措施,吸引有影响力的类总部产业落户佛山,使佛山成为“类总部产业”落户华南地区的首选地。

考察苏州、嘉兴等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些城市采取了通过“总部企业”吸引“类总部产业”,形成总部企业与类总部企业互促共生发展的总部经济格局。苏州不仅支持先进制造业总部,同时也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中的类总部产业发展。佛山已具有一定的类总部产业发展基础,当前的迫切任务是推动“类总部产业”形成互促发展效应,大力发展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行业数字化平台及相关服务;金融、保险、证券业;产业数字化、高端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服务业;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创意产业、商务会展、进出口及电子商务服务等,并推动这些产业形成“类总部产业服务链”。

类总部产业服务链条的形成,能够提升佛山制造业以及制造业总部的发展,刺激和吸引制造业的服务需求。而需求的增加必然进一步促进服务链的提升和发展,相应地,佛山对本区域乃至全国、全球的生产控制力也就会得到加强。

三是完善各类总部企业引进与发展的对接、嫁接、共生机制。

推动引进域外总部企业、壮大本地总部企业、留住已落户的总部企业,是发展总部经济的直接措施。当前,佛山发展总部企业,最迫切的是壮大本土总部企业和扶助更多企业加入总部企业行列。

在引育机制上,需重点关注本土总部企业培育的内生机制、外源性总部企业引入的对接机制、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嫁接机制,以及构建总部与相关产业链的共生机制。应将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作为总部经济建设的重点,鼓励这些企业通过上市、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组建大企业集团。同时,激励优势企业实施区域扩张,推行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逐渐从“制造业经济”向“总部经济”转变。同时,对于已经落户佛山的总部企业,要注意采取措施增强其在佛山的“根植性”,避免外迁。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叶小青

编辑丨周师伢


"));
"));
网站地图